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所属专业:小学教育学时安排:54小时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小学数学教师岗位任职要求为依据,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且相对全面地去认识和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建立相应模块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所必须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探讨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

资源6

作业0

笔记0

学习人数143

开始学习

简介

  •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概述
    收起列表
    展开列表

    课程简介

  • 模块一 数与代数
    收起列表
    展开列表

    项目一: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任务1.1 数的进位制

  • 模块二 图形与几何
    收起列表
    展开列表

  • 模块三 统计与概率
    收起列表
    展开列表

  • 模块四 综合与实践
    收起列表
    展开列表

“技能周”学生任务安排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技能展示任务说明书 一、任务目标 1. 掌握教材分析能力: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对应学年段 2. 培养教学设计能力: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课堂导入 3. 锻炼教学表达能力:完成5分钟模拟教学展示 二、任务要求 1. 参考选题(也可以选其它不在示例中的内容,任选其一): - 数与代数类:循环小数、分数初步认识、乘法口诀表 - 图形与几何类:三角形的认识、圆的周长、长方体表面积 - 统计与概率类:条形统计图、可能性初步 2. 具体要求: ▶ 准确标注对应教材版本及年级(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 设计3-5分钟的课堂导入环节 ▶ 包含至少2种互动方式(提问/游戏/实物演示/故事讨论等) ▶ 制作配套教具/学具(实物或电子素材) ▶ 撰写15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word或手写。(有PPT加分) 资料上交格式:学号+姓名+课题(如:20230101张三_三角形的认识)  三、评价标准 1.年级定位准确,知识点无错误;2.导入环节新颖,符合认知规律 ;3.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清晰 。2月16、17日(周一/二)课堂模拟教学展示(按学号顺序或随机抽签) (重点在于“怎么把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展示出来”) 【教学设计范例】课题名称:三角形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设计思路: 以"建筑大师选拔赛"为情境,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的探究路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 展示步骤: 1. 【情境创设】(1分钟) - 展示埃菲尔铁塔、自行车三角架等实物图片 -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设计师都选择这种形状?" 2. 【实践探究】(2分钟) - 分发四边形和三角形木架模型 - 小组活动:用力拉拽两种图形,观察形变差异 - 引导发现:"哪种形状更不容易变形?这说明了什么?" 3. 【联系生活】(1分钟) - 展示摇晃的桌椅实物:"如何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 学生讨论后演示安装三角加固片 4. 【课题引出】(1分钟) - 板书绘制不同三角形:"这些看起来不同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建议学生在准备时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具体要求,同时关注"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可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观摩优质课例片段,重点学习课堂导入环节的节奏把控技巧。
发布于:2025-02-16 23:08:09 张亚芬
课程评论


   
共0条评论
共0条笔记
主讲教师
教学团队

对不起,目前没有教学团队

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